让安全警示标识真正成为“无声哨兵”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9-16 8:05:00 * 浏览 : 607
杨建军
在石油石化行业,安全警示标识作为防范风险、保障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如同无声的“安全哨兵”,以直观的方式传递风险信息,指引人员行为,在突发事故中更能为撤离和救援争取黄金时间。然而,现实中安全警示标识不完备、不合规、不清晰、位置不合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却让这道生命防线的预警效能打了折扣,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安全警示标识的价值,在于其对风险的“预警力”和对行为的“约束力”。员工对这些标识的熟练掌握,不仅是对自身岗位风险的清晰认知,更是对安全生产秩序的有力维护。可若标识本身存在问题,或是标识因长期未维护变得模糊不清,那么即便员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也可能陷入危险境地。
强化安全警示标识管理,绝非“小事一桩”,而是关乎企业本质安全的“大事要事”。从管理层面来看,企业必须将安全警示标识管理纳入HSE体系,对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站点、设施设备、管道及施工作业现场,尤其是高危场所和高危作业区域,依规设置标识,做到“应设尽设、规范设置”。在此过程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知道,一个缺失的标识、一个模糊的提醒,都可能成为事故的导火索。
排查整治标识问题,是筑牢生命防线的关键一步。企业需组织专业部门,对重点区域的危害告知、安全警示、介质走向等标识开展全面排查,针对缺失、不合规、不清晰、位置不合理等问题,立行立改、彻底整改。整改的过程,也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过程——通过亲眼见证问题标识的隐患,亲身参与整改工作,员工能更深刻地理解警示标识的重要性,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重视”。
更重要的是,要让安全警示从“视觉提醒”转化为“行动自觉”。完备的标识只是基础,只有员工真正将标识信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标识培训,让员工不仅知道“是什么”,更明白“为什么”。同时,将标识管理纳入日常督查与绩效考核,通过制度约束倒逼员工重视标识、遵守标识,让每一处标识铭记在员工心上、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守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