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改小革”成为创效新引擎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8-22 8:08:00 * 浏览 : 780
邱丽莉
近日,《中国石化报》报道河南油田井下作业通过“小改小革”实现效率提升12.15%,生动诠释了“小切口”也能带来“大改变”。这一实践启示我们:创新不必求“高大上”,关键在找准痛点、持续改进。
“小改小革”的核心,是让创新从“少数人的课题”变成“多数人的习惯”。唯有挖掘每个岗位的改进潜力,才能聚沙成塔,让点滴创新汇成增效洪流。因此,推动“小改小革”不能停留在口号层面,需要从平台搭建、机制保障、文化培育三个维度系统发力,让基层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要搭建“人人能创新”的平台。一线员工最懂生产痛点,应建立常态化提案机制,比如设立“创新意见箱”、开展季度“金点子”评比,让每个岗位都成为创新源。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对员工提出的设备改造、流程优化等小建议,实行“快速评估+即时试错”,避免因手续烦琐扼杀创新热情。
要完善“创新有回报”的机制。单纯靠觉悟难以持续,需建立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体系:对产生效益的小改进,按贡献比例给予奖励;将创新成果与评优评先、岗位晋升挂钩,让“改得好”与“过得好”直接关联。某油田为员工小发明申请专利授权并共享收益,便是值得借鉴的做法。
要培育“处处可改进”的文化。打破“创新是技术部门的事”的误区,通过班前会案例分享、创新成果展等形式,让员工看到“拧动一个阀门、调整一个参数”都能创造价值。管理者更要带头参与,比如从优化会议流程、减少报表数量等小事改起,形成“全员找痛点、岗位谋改进”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