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防洪护航生产环保“双平安”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8-19 8:12:00 * 浏览 : 384

西北油田在油区道路铺设涵管,建立泄洪通道。崔洪武 摄
本报记者 王福全 通讯员 陈 朝
当前,正值油气上产关键时期。西北油田在塔里木盆地迎战“三伏”高温天气的同时,遭遇阿克苏地区克孜尔水库季节性排沙泄洪,给正常油气生产带来新挑战。
面对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排沙泄洪,西北油田联动地方政府、合作方单位,提前谋划、主动攻坚、精准防洪,实现了油气生产与生态保护“双平安”。目前,第三轮排沙泄洪已结束,原油、天然气产量保持稳定,涉水区域未发生站库、井场或油气管线泄漏事件。
未雨绸缪
全链条谋划筑牢备战根基
克孜尔水库上游来水泥沙含量高,库底泥沙淤积持续加深,影响库容和堤坝安全,因此近年持续进行排沙泄洪。西北油田部分区块地处泄洪区域内,洪水大面积漫流、冲刷,对井场、管线、电网设施和油区道路造成不利影响。
2025年,克孜尔水库计划排沙量达45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0%,排沙泄洪分4个轮次共持续29天,这是西北油田近十年来面临的最大规模泄洪挑战。
西北油田高度重视排沙泄洪对油气生产的影响,成立防洪防汛领导小组,提出应对举措要从“全面抗洪抢产”向突出“精准防洪保产”转变,以统筹布控、专业联动的新思路提升防洪质效。
生产运行管理部牵头,协调内外部资源,针对塔河12区、10区等区块的防洪短板,制定涉洪区域防洪能力提升方案。邀请地方政府部门业务骨干、水利专家现场指导,共同细化防洪方案与应急措施。精准评估油田防洪能力,向地方政府提交协调工区防洪防汛工作报告,多条建议得到采纳,为精准防洪奠定基础。
各采油气厂、专业化单位复盘历年防洪经验,查缺补漏、定策落实,按照分工有序推进防洪备战工作。
采油二厂多数区块位于泄洪区域,防洪保产任务艰巨。他们组织人员逐项评估各区块防洪能力并排查隐患,梳理形成覆盖站库、井场、道路、管线等类别的20项重点治理工程清单,召开6次专题会议讨论解决治理关键问题,确保所有项目按期达标完成。
西北油田还与涉洪区域内的合作方单位完善协作沟通机制,共享水情数据,指导防洪备战举措,同步强化物资保障,共同筑建防洪保产防线。
闻“汛”而动
精准施策提升应对质效
7月10日,首轮排沙泄洪启动后,多家单位闻“汛”而动,精准施策,全面打响防洪保产攻坚战。
联合协作更出战斗力。生产运行管理部、工程服务中心等单位打破传统合作模式,派出管理人员进驻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二区区部,靠前指挥、面对面协调,大幅提升跨单位的协调沟通时效。同时,一支30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与40多台(套)大中型装备在此驻扎,确保“召即战,战必胜”。
技术赋能让应对更精准。采油二厂提前在回水湾等防洪薄弱区安装29路太阳能摄像头,将多个点位的水位计数据实时传输至采油管理区中控室。值班人员24小时监测水位变化,提前预警。多点位实时数据生成油区洪水态势图,为防洪部署提供精准支撑。他们将人工巡检与技术巡检相结合,组建9个专线巡检小组,配备无人机,巡检效率提升两倍以上。
面对水流冲击带来的突发情况,工程服务中心投入665台(班)挖掘机及运输车辆、铲车等设备,全天候保运。在TH12504等井场道路架设钢架桥疏导泄洪,累计封堵渠道缺口32处,加固溢流风险点85处次。
其他单位紧盯洪流动态,做好涉洪区域井场、管线、设施的防护与隐患风险排查工作,制定多套应急预案,为油气生产平稳护航。
同心攻坚
凝聚协同作战向心力
“12-3计转站防洪堤水位持续上涨,调两台挖掘机支援!”7月26日早晨7时,在临时搭建的防洪防汛指挥部里,采油二厂生产指挥中心高级主管雷庆红紧急协调装备进场。
为了实现精准防洪,雷庆红和团队早就将工位搬到防洪一线。备战期间,他们徒步200公里排查隐患,落实完成20项重点防洪工程。泄洪期间,雷庆红连续在一线坚守30多个日夜,协调各方力量、调度人员装备、指挥应急抢险。
生产运行管理部的庞强强、热西从年初就全程参与防洪备战工作。他们随时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沟通对接,协调油地防洪对策;与内部和合作方单位对接防洪保产需求,调动资源补短板,推动部署准时到位。泄洪期间,他们白天到现场协调应急抢险工作,晚上与各单位管理人员研判水情,调整应对措施,实现了各方队伍有序分工、协作保产。
工程服务中心组建32人防洪保产党员突击队。7月26日凌晨,TH12586井场左侧围堰发生险情,突击队长贺新平带领队员协同挖掘机迅速到场。机器轰鸣中,挖掘机用土石方构建新的防护屏障,突击队员与井场员工则排成队传递沙袋,加高加固围堰。他们一夜未眠,连续处置3次险情,保障了井场生产和人员安全。
洪水无情,油地有爱。西北油田主动扛起社会责任,组织人员、调配机械帮助泄洪区域周边的农牧民开展生产生活自救。他们协助挖渠筑坝,在农田周边新建或加固围堰,积极帮助转移生产生活物资、解救被困牲畜,油地携手防洪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