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挖潜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8-19 8:10:00 * 浏览 : 428
徐博誩闻 潘月斌
江苏油田地处长江三角洲,管理油气水井4000多口。近年来,该公司创新实施系列举措,盘活存量土地,优化井场布局,减少新增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连续两年获集团公司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土地专项成本管理奖。今年6月,该公司节约土地做法入选“中国石化不动产盘活创效优秀案例”。
盘活存量 老井场里挖潜增效
日前,江苏油田工程中心侧钻技术服务项目部技术人员正在老井场套打新井韦5-77,这样的 “原地升级” 模式是该公司节约用地的重要抓手。
“过去打一口井,占地均在10亩以上,且井场布局分散,大量边角地、进场道路成为无效用地。现在用老井场套打新井,耗时短,还能节约不少费用。”该公司生产运行管理部副经理佘建淮说。
今年以来,该公司对现有井场开展全面摸排,及时掌握可利用的老井场资源情况,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及EPBP(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数据库,将目标井位与老井情况进行初步匹配。在现场井位勘定时,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先考虑利用老井场做好新井选址和开发方案,确保新井设备不超出原征地范围。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利用老井场新打井25口,节约耕地45余亩,有效节约投资,实现节约用地与降本增效双赢。
“组合拳”发力 优化资源配置
近日,江苏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采油一厂、工程院等单位技术人员齐聚沙7-49井现场,从钻井设计源头优化轨道参数。这样的多部门联合踏勘,是该公司从源头控制用地的常态化动作。
针对不同井场类型和生产需求,江苏油田打出“技术+管理”组合拳,全方位压减用地规模。
在钻井用地管控方面,集中设置单井用地,用活动式泥浆罐替代传统泥浆池,实现钻井平均用地面积减少超30%,大幅节约相关费用。在采油井场优化方面,组织多部门联合攻关,制定新的集约节约标准,将单井用地面积较原标准压减30%以上,平均单井用地成本实现降低。
“贴边、靠角” 的井位勘定原则更让土地利用精打细算。通过“钻采一体化”布局,使90%井场避免“农田中央”尴尬位置,单井节约用地0.5亩,节约了征地费用。
向新而行 激活土地价值
水乡油田的田野间,11座风电机组迎风转动,191座光伏电站熠熠生辉,5座储能电站安稳运行……这些新能源设施并非占用新地,而是“嵌”在关停井场、站库空地、建筑屋顶和农场水面上。
近年来,江苏油田在巩固油气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针对各油区地理位置分散情况,按照“宜风则风、宜光则光”原则,让闲置土地焕发新生。
把退役井场变成新能源基地,在原有井场基础上建设风电机组和光伏项目,实现“一块土地两份产出”,盘活废旧井场76个;充分利用站库空地、农场水面等闲置资源,形成“井场+风电+光伏”“光伏+闲置站库”“光伏+屋顶”“渔光互补”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该公司新能源总装机容量91.4兆瓦、年发电能力超1.4亿千瓦时,绿电占比持续提升,实现绿色低碳与集约用地并行。
与此同时,他们实施精细化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形成覆盖勘探开发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