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组承包制”激发一线动能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7-31 8:09:00 * 浏览 : 408
王明月 杨占娣
7月28日,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油建公司川二西项目施工现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焊接机组的施工被迫按下暂停键。当机组长张宗军准备安排车辆送大家回驻地时,全体员工却坚持要留在作业车上等雨停。两个小时后雨势渐弱,机组立刻恢复施工,当天任务按时完成。
这份“不等不靠”的干劲从何而来?答案藏在胜利油建推行的精益化管理模式里。近年来,公司聚焦长输管道建设核心领域,创新探索“单机组承包制”,通过重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奖惩机制,彻底扭转了过去现场工效偏低的被动局面,让一线机组真正成为“会算账、能创效”的战斗单元。
胜利油建将改革重点锁定在长输管道焊接班组、站库等核心环节,全面推行单机组承包考核——将项目自有机组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针对焊接、防腐、保障等不同类型机组制定差异化承包方案,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区别”真正落地。
这一改革在东营海管项目率先开花结果。该项目安全质量要求高,工期仅532天。面对双重挑战,项目部量身定制铺管船单机组精细化考核方案,将员工收入与施工效率直接挂钩。在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海底管道铺设效率从24道口/天提升至54道口/天,不仅提前30天完成工期,单公里利润也大幅增加,实现员工收入与项目利润的“双向奔赴”。
作为2025年公司重点工程,川二西项目的效益直接关系全年任务完成,更关乎后续项目承揽。项目团队从前期策划阶段便将“机组承包”作为关键抓手,通过“五定(定机组、定人员、定设备、定标准、定责任)、二挂(考核指标与绩效挂钩、成本节余与奖励挂钩)、四考核(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综合考核)”管理模式,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激励体系。
改革初期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机组因担心“多干多错”持观望态度,但随着3月份首笔考核奖金兑现——承包机组个人绩效远超其他班组,观望者纷纷转变观念。4月起,所有机组主动签订承包协议。山区段全氩单机组平均工效从1.46道/天提升至3.5道/天,组合焊机组提升至2.1道/天,“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在工地蔚然成风。
“机组承包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川二西项目执行经理李佳坦言,目前制度仍有优化空间,项目团队正结合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力争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