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助推油气生产提质增效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7-10 8:00:00 * 浏览 : 562
文 麒 丁玉萍 胡 强
今年以来,西北油田采油二厂财务部门通过定期监控日注水量,发现注水运行指标与年度预算指标存在偏差,及时反馈预警至开发、生产部门。相关业务部门严控低效作业、优化注水方式,前6个月累计优化液量22.5万吨,减少高成本注水量122万立方米。
该厂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壁垒限制,聚焦“业财融合”,把财务工作深度嵌入业务决策链条,实现财务工作从“账房先生”向“战略参谋”转型,助推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实施9大类21项攻坚措施,超额完成提质攻坚创效任务。
先算后干——从“后端保障”到“前端赋能”
5月18日,该厂召开5月经营运行分析会,对吨油措施成本、措施经济有效率、日注水量等33项经营指标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剥洋葱”的方法逐项剖析,从油藏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方面查找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财务部门对措施、注气作业两项成本实施事前经济效益评价,对投入产出比大于1的增产性作业给予实施,对低效负效作业进行一票否决。
该厂打破传统思维框架和操作壁垒,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的“后端保障”模式,将财务职能前置,构建“先算后干”机制,让财务工作从源头参与业务决策,有效避免风险性投入。
该厂对规模占比高、管控难度大的重点成本进行梳理、测算及优化,完成了酸气处理、氯化钙、水处理等9项业务成本优化。在预算管理方面,细化预算指标,从要素、部门、区块、产品、生产过程、效率效益指标等多个维度进行分解,编制预算分解运行方案。在油田2024年预算编制质量通报中,该厂位列开发单位第一名。
在“先算后干”机制运行下,计划财务人员深度参与业务决策,参与措施、注气作业方案优化,从财务视角为业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2024年,该厂超额完成提质攻坚创效任务,今年上半年提质攻坚创效指标同比提升19%。
参与业务——从“账房先生”到“决策参谋”
近日,该厂召开措施经营座谈会,就近期措施、注气等经营计划、运行情况、调整方向开展座谈交流。该厂总会计师从财务视角对近期重点经营工作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该厂财务人员立足于提高战略谋划能力、价值创造能力、财务监督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深度参与提质增效业务,实现从后勤“账房先生”到业务“决策参谋”的转变。
2024年以来,该厂总会计师会同分管领导,对重点业务开展全价值链动因分析,从基础研究、技术、设计等6个环节逐一排查挖潜空间,优化调整了异常井管理、电泵井管理等7项管理流程,实现成本优化。今年以来,该厂进一步加强业财协同创效,通过梳理业务流程,确立注水、特车使用等8项成本优化目标。
计划财务人员深度参与业务运行,增强了对业务运行波动的敏感性和对经营态势的把控能力。以市场化为导向,充分考虑业务规模及供求关系,上半年,通过积极对标、深入测算,累计优化堵水、注气、机泵注水等25项业务价格。
数智赋能——从“信息孤岛”到“智慧大脑”
以往,投资、财务、生产等系统的数据由各部门管理。2024年以来,该厂以数智化转型为突破口,打破信息孤岛,激活数据价值,使业务流转效率提升23个百分点,数据质量提升16个百分点。
按照油田数智化发展方案,该厂2024年3月编制数智化转型工作办法,重点推进会计信息数据治理、会计工具与模型建设、数智化赋能三项工作,构建了基于数据池集成的油田“开发、采购、生产、销售、中心”五大板块框架的报告内容,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该厂加强管理会计工具建设及模型成果转化,2024年完成建设“战略测算”“智慧掺稀”“最优库存”三大模型,通过参数规律挖掘与计算逻辑嵌入,实现了单井动态预警与精准建议推送。
今年以来,该厂进一步加大“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创新应用力度。目前正在优化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战略成本管控体系,力求通过多场景测算应用提供动态决策方案,为经营战略落实落地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