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复查激活油藏开发新动能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5-9 7:56:00 * 浏览 : 829
单旭泽 何 进
5月7日深夜,经纬公司解释中心西部分中心老井复查项目组的技术人员仍在灯光下忙碌。他们已驻守西北油田塔河油田长达一年,每日忙碌工作成为常态。
2024年3月,经纬公司组建由经纬公司首席测井专家担任组长、经纬公司解释西北分中心技术骨干构成的老井复查项目组,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重新评估西北油田老井的开采潜力。截至5月7日,试点区域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累计增油超7000 吨、增气超180万立方米。这一成果不仅为西北油田的油气生产注入强劲动力,而且为行业内老井挖潜增效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思路
让隐蔽油层“重见天日”
“我们在老井复查过程中主动融入油藏经营思路,实现甲方增油、乙方增收。”经纬公司首席测井专家、老井复查项目组组长张晋言说。
老井复查,即利用老井的测录井资料,进行地层细分对比与二次精细解释评价,重新认识地质构造,对具备良好圈闭条件的可疑、薄、差、低效层进行再评估,对综合论证潜力较大的地层进行复试。
该项目组明确“为啥查、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梳理出四步思路、六步论证流程,大力推进老井复查项目,强化厂院多专业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定期交流,从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搭建起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勘探开发研究院、经纬公司一体化研究论证平台,成功攻克多项评价难题,精准刻画储层特征,有效提升挖潜时效与成效。
在技术团队的努力下,曾经不被重视的隐蔽油层终于展现出其潜在价值,揭示了西北油田储层广阔的滚动勘探潜力和增储上产前景。
技术赋能
低效井变身高产井
4月1日,经纬公司测井处理解释专家周贤斌前往塔河油田,与技术团队深入交流工作进展并提供技术支持。
经纬公司紧密跟随甲方勘探开发节奏,全力构建技术服务“保障圈”,专家团队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一线,助力技术团队依据最新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解释成果,针对不同井况、区块、层系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对症下药、分类施策,精准解决问题。
针对复杂碎屑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难题,技术人员融合多种测录技术,分区块、分层位、分岩性建立解释评价模型和标准,首次提出疑析油气层的气测组分特征及“潜力层要与构造匹配”的新思路。在剖析部分失利井时,将测录评价与地震、地质认识相结合,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补孔、射孔、压裂、酸化……提出的方案可不可行,能不能上?每一项方案都要经过经纬公司、采油厂和科研院所三方的严格会审、反复论证,确保方案可行。
经过技术团队的努力,日前,塔河油田托甫台油区TP13-3H措施评价井首次在古近系苏维依组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3200米埋深储层日产原油高达37.9吨,刷新塔河油田最浅成藏层系的纪录,成功让低效井转变为高产井。
深挖潜力
从空白圈闭中创造价值
老井复查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发现一个潜力点,就能带动整个区块的发展。技术团队在老井复查过程中打破传统认知,在前人认为不可能有油的“空白圈闭”中挖掘出巨大价值。
为了做好每一口井的复查工作,老井复查项目组与甲方紧密协作,有效整合双方的技术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起定期交流机制。解释人员合理分工、有序推进工作,融合地震和地质认识,大力推广侧钻技术,高效激活老井剩余油气资源。
技术团队加强对典型井的分析,总结规律,利用气测录井资料直观地表达研究成果,取得了地质、测井、录井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潜力储层等一系列成果。
技术人员对跃进、托甫台等5个区块4个层系的373口老井资料进行重新筛查、甄别和二次解释评价,从中筛选出46口潜力井,并提出12口井上返测试建议。经纬公司技术团队通过开展老井复查项目,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得到甲方西北油田的高度认可,实现经纬公司与西北油田合作双赢。其中2024年,潜力井托甫台区块TP12-Q6H井累计增油气超3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