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地沟油”变废为宝解钻井难题

“地沟油”变废为宝解钻井难题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4-15 7:57:00  *  浏览 : 226

杨静丽 程相东

进去的是棕褐色的“地沟油”,出来的是清澈透亮的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变废为宝的绿色创新。

近年来,中原石油工程深耕绿色钻井技术领域,研制出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与常规柴油基钻井液相比,该钻井液环保性能优异、钻井效率高,可实现高效钻井与低碳减排双赢。截至目前,该钻井液已成功应用在中原、江汉等多个油田,凭借突出的性能及成本优势获得市场认可。

创新突破

让地沟油“逆天改命”

“传统的矿物油基钻井液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润滑度、井壁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后期处理成本也高得让人望而却步。”该院油田化学研究所所长单海霞介绍道。

为了从源头实现高效环保钻井,该院油田化学研究所成立专项科研团队,立志找到一种既能满足工程需求又能生物降解的替代基液。经过反复实验,科研团队最终将目光投向地沟油等废弃油脂,这类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废弃油脂,若能实现无害化改性,将成为理想的环保钻井液原料。

然而,让地沟油“逆天改命”绝非易事,其难点在于地沟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类化合物及各类杂质,性能极不稳定,活性较差,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找到合适的生物酶催化剂成为破题的关键。

“科研初期,我们尝试过国内外的上百种生物酶催化剂,不是成本太高就是性能不达标。”该院钻井液工艺专家位华表示。现成的产品靠不住,科研团队就从零开始自己研究,历经近10年的攻关,培养出一种耐高温、高活性的特殊生物酶。

这种生物酶如同“分子剪刀”,精准切断地沟油中的不稳定化学键,再通过化学改性重构分子链。经过多次配方优化,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终于成型——在160摄氏度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与矿物油基钻井液相当,且环保指标更优。

定制方案

专攻各类“疑难杂症”

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研制出来了,但仍需要通过现场的重重考验。

濮7601H井是中原油田在东濮老区部署的首口页岩油水平井。东濮老区地质构造错综复杂,页岩层与砂岩、盐岩、断层犬牙交错,由于该区应用常规水基钻井液极易引发井壁垮塌,而矿物油基钻井液使用成本较高,被地质研究人员称为最难攻克的页岩油“硬骨头”。中原油田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决定采用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放手一搏”。

“我们根据地层特性,在基液中复配了不同功能的处理剂,形成相应的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应用后,有效增强了井壁稳定性。”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最终该井目的层钻遇率100%,创濮东老区完钻井深最深、垂深最深、水平段最长等多项施工纪录。在实现东濮页岩油突破的同时,也让该院研发的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崭露头角。

位于长江流域的西南油气分公司中江气田重点施工井——江沙321-11HF井,则见证了该钻井液的环保实力。甲方秉持“零污染”的施工要求,通过对施工效率、安全环保等指标的反复对比和充分论证,最终选定不含硫、氮、芳烃的该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应用后,该井成功钻至完钻井深4588米,获甲方“润滑性好、抑制能力强、环保性能突出”的高度评价。

服务延伸

构建“研产用”价值链

4月10日,该院油田化学研究所技术人员针对江汉油田复兴区块兴页L11HF井的地层情况调配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研发只是第一步。从定制研发、批量生产到现场应用,我们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服务体系,实现了价值链的延伸。”位华介绍道。

今年初,该院接到两笔来自江汉油田复兴工区的“定制订单”。复兴区块目的层凉高山组页岩黏土含量高,隔夹层多,水平段施工摩擦阻力大,严重制约提速提效。

接到任务后,科研团队深入施工现场剖析井况,有针对性地“调制”出可增强井壁稳定性、减少施工摩擦阻力的专项钻井液技术方案。

同时,该院生产保障中心以需定产,精准排产并严格管控产品质量,保障钻井液产品供应。现场应用后,技术团队持续跟进,不断优化调整钻井液配方,确保施工顺畅、钻井作业安全高效推进。

“接下来,我们还将不断优化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的配方与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更多、更复杂的钻井应用场景,为复杂油气田高质量开发提供绿色动能。”单海霞说。

联系我们

销售电话:点击查看详情
传        真:025-58986616
综合咨询:025-58980707
邮        件:zhoux9.jlsh@sinopec.com
网        址:www.njlyc.com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街388号
首页 | 公司简介 | 组织机构 | 产品介绍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联系方式 | 路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