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擂台激发全员攻关创效热情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4-3 8:00:00 * 浏览 : 530
张凌志 袁 佳 黄 超
日前,镇海炼化2024年度科技进步奖评选结果揭晓,评选出37项科技创新成果,以及优秀创新团队、优秀创新个人等。与上年相比,此次的获奖项目覆盖面更广,代表了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更注重跨部门协同创新,并首次纳入非生产性项目。
“科技进步奖评选是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重要激励机制,此次科技进步奖评选范围扩大,涉及生产类和非生产类,进一步驱动技术突破,加速绿色转型,构建创新生态,同时鼓励更多员工参与申报,以创新擂台激发全员攻关创效的热情。”公司科技部副经理黄爱斌介绍。
多部门协同创新成果增加
“往年的科技进步奖多聚焦单一技术攻关,而今年在公司的协同创新机制催生下,跨部门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占比近50%。”科技管理室主任柳兆坤介绍。
在获奖成果中,聚烯烃装置技术组长翁贤华带领的抗冲系列产品高性能化创新攻关团队,由9个部门组成,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实现8款高端聚丙烯产品从研发到市场应用,整体创效4000万元,该团队获评“优秀创新团队”。
聚丙烯三元系列树脂产品研发及质量提升项目由新材料研究院、合成材料部、经营部、质管中心、采购中心跨部门联合攻关,采用自主原创技术解决了三元系列产品生产难题,开发生产了两款三元发泡料超3000吨,获下游客户一致好评。
协同创新成果来源于公司构建了协同创新机制。2023年,镇海炼化成立科技部,制定基地科技创新规划,销售与研发深度协作,联合走访市场,创新采用“项目法管理”模式,面向全员发起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揭榜挂帅”,各部门根据攻关项目自行组织跨部门联合团队,进一步破解技术孤岛难题,缩短产品转化周期。
技术创新注重智能化绿色化
“今年获奖的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了镇海炼化在高端材料突破、数智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成绩。”柳兆坤介绍。
在高端材料领域,HDPE高熔纤维树脂系列化专用料,质量轻、强度高、触感优异,填补了同类产品国内空白,目前占据华东市场超60%份额。新材料研究院突破聚丁烯-1技术垄断,在管材、热封膜等多个领域进行产品研发,同时还参与研发电容器膜、锂电池隔膜料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以这两项为代表的系列成果实现了技术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跨越,标志着企业创新进入新阶段。
在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聚烯烃仓储物流数智化创新提效”项目通过平板车自动装车系统、停车检测和车况自动检测系统,实现物料自动转向、自动装车,极大提升物流效率。“迅采系统开发应用创新攻关”项目通过固化编码转化、供应商执行包段等匹配逻辑,打通物资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优化了采购管理,使2套新建催化装置的28万件管配件采购完成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5天。
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顺酐催化剂原位界面改性技术”使顺酐催化剂无需更换即可恢复活性,首次实现工业化应用,该项技术获得一等奖。开发形成全厂热能融合优化及节能减排成套技术,大幅降低新区用汽及用能成本,增加公司整体效益。开发10万吨/年聚碳酸酯助剂包,推出5个聚碳酸酯新产品,近10年累计销量超80万吨,增效数亿元。
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
在此次科技进步奖评选中,党群部门首次获奖。公司宣传部主导原创的“最强操作竞赛系统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这是镇海炼化50年来党群部门首次获科技进步奖,开辟了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的新路径。
“‘最强操作’是我们创新打造的一个党政深度融合、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的大平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的大平台。”项目负责人黄仲文说,“通过这个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形势任务、企业文化直达基层一线。”
最强操作竞赛得到集团公司党组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系统推广。2024年全年品牌授权15家企业,经验推广到70余家企业办赛,首次实现非直接生产类知识产权创效。同时,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厚植情怀、锤炼作风、夯实“三基”,多维保障企业安稳长满优生产。
当前,镇海炼化以科技进步奖项目为支点,深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探索“产销研用宣”一体化融合,加速打造更高质量的“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