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合作打造海上发展共赢新典范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2-28 8:12:00 * 浏览 : 439
王 为
2月26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向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中油海工)租用的钻井平台,完成胜利油田埕北6E-平3井的投产工作。至此,胜利石油工程置换租赁的中油海工两座钻井平台双双完成新年“首秀”。
近年来,胜利石油工程和中油海工积极拓展合作思路,针对双方装备资源的互补性,开辟钻井平台装备合作的新路径。经过多次沟通协商,2024年11月,胜利石油工程与中油海工签订海上钻井平台合作协议,胜利石油工程用一座作业水深106米的新胜利三号平台,换租中油海6号、8号两座浅海作业平台。该合作开创了特大型企业深度合作新模式。目前,三座平台均已实现创收,成为助力海上油田效益开发的“尖兵利器”。
一招“妙手棋”换共赢
新胜利三号平台是施工水深超百米的钻井平台。大平台自动化程度高、施工能力强、运营成本相对也高,在胜利海上油田扶停井施工属于“大马拉小车”,“走出去”更能实现最大效益。
然而,随着胜利海上油田建设进入攻坚期,增储上产任务离不开钻井装备的支撑。要保障10万米以深的进尺,最少也需要五座钻井平台。要把大平台运作出去,就要建设新的小平台顶替。
远水解不了近渴,建设平台周期较长,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如何快速调整钻井平台结构,成为公司面临的难题。
恰在此时,胜利石油工程得到中油海工需要大平台打井的信息,两家企业经过协商后达成一致:胜利石油工程用一座产能富裕的大平台,换租中油海工两座小平台。
这样,既能减轻胜利石油工程运行大平台的成本压力,还能新增两座小平台用于浅海市场作业,实现扶停井的低成本效益开发,保障海上油田增储上产。而对中油海工来说,盘活资产池,得到大平台,也多拿了一张深水市场的“入场券”。强强联合下,双方每年可创造数亿元产值,对推动海上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具有深远影响。一招“妙手棋”,双方共赢,可谓“美美与共”。
资源整合解难题
在双方紧密协作下,中油海工两座钻井平台先后抵达胜利油田海域。
现场勘验、问题整改、项目审批、合同谈判、设施备案、队伍资质办理、平台装备验收、拖航、就位、备案及资质验收等,每一项都是考验。胜利石油工程成立专班、倒排计划、挂图作战,责任到人。
一次勘验中,胜利石油工程海洋钻井装备部门发现,中油海6号平台现场使用的顶驱,持续扭矩能力小,与现有井位多段制、水平段长、绕障多的施工条件不匹配,经过协商,更换了大顶驱。类似的问题前前后后共解决了536项,不仅盘活长停设备,而且针对性地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中油海6号、8号平台接船时间分别为20天和26天,是海洋钻井历次接平台最快的。”胜利石油工程海洋钻井公司负责人栾治星说,“从达成意向到合作达成,项目运作仅用时90天。”
加快磨合创实绩
1月,中油海6号平台在胜利油田垦东斜93井应用“一趟钻”技术,提前4.16天完钻。引进即投产的背后是平台管理团队的不懈努力。
胜利石油工程海洋钻井公司领导班子带队进驻平台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全阶段现场帮扶。生产、安全、技术、装备、人力部门现场联合办公、驻井指导。各专业专家驻井解决各类设备隐患及操作难题。
中油海工两座平台结构相似、设备相近。海洋钻井公司从接船开始,便采取队伍统一调配、信息共享、配件互用、队伍互助的方式,加快问题整改、人机磨合和管理变更等工作。
为加快人机磨合,两座钻井平台各出奇招。中油海6号平台开展“五懂五会五能”培训小课堂,“理论+实训”打通知识盲区、操作堵点。中油海8号平台实施“金字塔”培训模式,开展平台经理、安全监督、技术主任师和骨干操作岗四级培训,全面提高员工岗位技能水平。
“两座平台预计年创收逾1亿元。”栾治星说。目前,胜利石油工程高效利用两座平台,为公司带来可观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