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开发激活难动用油藏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5-3-3 8:01:00 * 浏览 : 595
本报记者 张松才
通讯员 闫晓林 张立言
近日,中原石油工程油气开发公司员工管志鹏和李森林,走向中原油田东濮老区卫371侧1井储罐,麻利地点燃加热炉,给原油加温,为运油做准备。为有效开发东濮老区难动用油藏,中原石油工程公司2021年成立油气开发公司,管志鹏和李森林等47名员工,从钻井工转岗到采油工岗位。
中原油田东濮老区是典型的断块、高压、低渗构造复杂油藏。受地质、工程、经济等条件制约,原油储量难以有效开采。2021年以来,中原石油工程与中原油田密切沟通,合作开发东濮老区难动用油藏,双方按协议约定进行收入分成,实现互利共赢。3年来,中原石油工程与中原油田4家采油厂合作,实现东濮老区生产原油8.7万吨。截至2月25日,双方今年以来合作生产原油8900吨。
创新认识,探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2021年以来,中原石油工程延伸油气开发产业链,加强与油公司合作,整体承包管理东濮老区三春集油田等4个难动用油藏,并承揽该区部分油井钻井工程、压裂改造业务。
“没有动用不了的储量,只有解放不了的思想。”油气开发公司地质人员依托中原油田提供的地质资料,创新油藏地质认识,探究难动用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文98-濮97区块储层呈指缝状细长展布,剩余油零散,勘探开发冷寂了十几年。“我们知难而进,在对该区块三维地震资料重新解释的基础上,重新搭建地层构架,建立油藏模型,以颠覆性的认知探索储层展布规律,找到有利的布井区域。”油气开发公司副经理、总地质师李晓磊说,“2023年初,我们在该区块钻成5口油井,最高日产油15吨。”
卫377区块是复杂断层区,储层与常规砂岩层犬牙交错,是典型性致密薄砂体油藏。地质人员下足“绣花功夫”,认真调研邻井资料,精细描述断层的走向和倾向,深化剩余油认识,确认该区块有可开采储油砂体。2023年,他们精准部署井位,钻成2口井,初期日产油16吨。
一体化运行,实现高质量钻井
2月19日,中原石油工程与中原油田合作开发的桥18-16侧钻井钻入油层。“这口侧钻井位于黄河南岸难动用区块,侧钻完成后可以开发两套新油层,日增油10吨以上。”李晓磊自信满满地说。
为充分发挥中原石油工程自有钻井队伍优势,他们严格执行“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模式。中原石油工程地质人员与钻井工程技术人员深度沟通,努力寻求地质设计和钻井工程“双甜点”,千方百计把钻井成本降下来,把效益提上去。
钻井中,地质人员驻守井场,密切监控钻井轨迹,指导井队及时纠偏扶正,确保钻井又快又好开展;精准预测地层压力,建议井队提前优化钻井参数,调整钻井液性能。
2024年,中原石油工程实施钻井16口,新井贡献原油1.2万吨。今年,该公司将新钻油井20口,并争取在8月底完工,预计新井贡献原油1.1万吨。
“我们将继续深化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钻新井,预计今年新建产能2.05万吨。”2月20日,油气开发公司党委书记袁根群说。
精益开发,多措并举让油井多产油
中原石油工程坚持油藏精益开发理念,多措并举让油井多产油。
卫415侧井原油日产量只有0.7吨。2024年5月,中原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向该井注入56.6吨生物酶溶液,焖井半个月后开井,初期日产油3吨,如今日产油稳定在1.1吨。“生物酶溶液进入被堵储层后,像蚯蚓松土一样,能有效扩大储层孔隙,增大泄油面积,同时降低原油黏度。”油气开发公司副经理张绍俭说,“油井开发久了,储层容易被蜡、沥青质、细小颗粒矿物质等堵塞,去年我们开展生物酶溶液驱油作业2井次,增油126吨。”
卫403侧井液量极低,原先采用游梁式抽油机间开采油,日产油仅0.9吨。为最大限度降低电耗,技术人员将这口井改为电动液压抽油机,把抽油机冲次从3次/分钟降到2次/分钟,日节电700千瓦时。
一些大斜度、低产量油井中的抽油杆与油管偏磨严重,技术人员将油管改为自动旋转油管,为抽油机加装减速器,有效减轻了偏磨、延长了修井周期。
今年以来,技术人员精细研究12个注水井组,选择有利层位进行分层精细注水,力争将老区原油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