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行动打造戈壁绿色油田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发表时间 : 2024-8-13 8:02:00 * 浏览 : 345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张秉宇
8月6日,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宝浪油田3号计量站内,油田劳动模范、该站巡检工刘恩昌正在仔细地擦拭着设备。这个站紧邻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巴州人民的生命湖——博斯腾湖,安全环保责任重大。已经在这个站工作了9年的刘恩昌操着浓浓的河南口音说:“管好油井是俺们的责任,决不让一滴原油和污水流入博斯腾湖也是俺们的责任。”
作为油气生产企业,新疆采油厂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今年以来,新疆采油厂以“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划分环保“责任田”、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环保政策、建立环保闭环管理机制等措施,实现了“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目标,有力守护了戈壁的生态环境。
全员行动,划分环保“责任田”
7月26日,春33-8井作业后,该厂春光巡检站技师田大忠带着员工到井场仔细检查,发现没有残留的油砂和污泥后,才放下心来。
“这是我的‘清洁生产责任田’,我必须得看护好。”田大忠说。
为了推动环保措施有效落地,该厂不断强化清洁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通过单井分类承包管理,给每名员工划分“清洁生产责任田”,并根据生产区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措施,让人人肩上有指标、有责任,形成全员行动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该厂还每月开展一次“今天我来讲环保”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业科室深入讲、员工群众参与讲,分享守护“清洁生产责任田”的经验,逐步提高员工的绿色生产技能。今年,该厂已开展7次“今天我来讲环保”活动,180多名员工参与了活动。
该厂安全总监逯海洋说:“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就能形成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
分类施策,治“废”措施更精准
7月26日,河南油田油服中心XJ216作业队在新疆采油厂春2-8井作业后,把防渗布等固体废物分别装入不同的回收袋中,带回集中处理点交给专业部门处理。
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有污泥、油砂等。针对这些固体废物,该厂坚持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末端合规化原则,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分类处理既避免了交叉污染,又方便了后续处理。”该厂安全环保部主任张东介绍,“这样做,可实现精准有效治‘污’。”
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防渗布等固体废物,他们分类收集、安全打“包”后,由专业危化品车辆送至专业公司处理。对生产现场的沉积物池,他们每周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做环保清理,不让沉积物池成为二次污染源。在临湖、临河区域施工时,他们采取密封拉运方式,严禁油砂等固体废物洒落,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为生态环境筑起坚实的“防护墙”。乌苏市环保局把该厂环境保护措施作为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并组织当地企业到该厂生产现场参观学习。
闭环管理,重点场站“绿意”浓
7月25日8时,该厂春光联合站站长刘子胜上班后,对每条管线、每台设备仔细“找碴儿”,防止跑冒滴漏事件的发生。
春光联合站有50多台(套)大型设备,肩负着处理该厂原油的重任。每天,200多口油井生产的原油都要通过集输管道和罐车输送进来,绿色生产对该站至关重要。
新疆采油厂把该站作为安全环保工作的重点场站,建立了“预警—排查—治理—跟踪”闭环管理机制和日常检测机制,定期对输油管网进行防腐破损检测,发现隐患苗头及时治理,实现对输油管网“前期有预警、中间有检查、后期有反馈”的闭环管理,确保输油管网平稳运行。同时,该厂还利用信息化监控系统,加大对输油管网的科学管控力度,实现“人工+智能”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做到对输油管网的全方位、无死角环保监控。
此外,新疆采油厂还建立了储油沉降净化污水罐、过滤罐等设施,集中处理春光联合站的原油产出液。达标后的原油产出液全部回注地层补充油井能量,实现了不外排一滴污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