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第二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能源分论坛侧记

第二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能源分论坛侧记

*  来源 :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发表时间 : 2023-6-19 8:00:00  *  浏览 : 341

5月25日,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在上海举办。当日下午的能源分论坛上,来自跨国银行和境内外油气企业的嘉宾,围绕新形势下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油气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探讨。

能源类衍生品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市场联通千行百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实体产业的“稳定器”。截至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上期所)已经上市原油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沥青期货、原油期权等多种能源类衍生品,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

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指出,目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能源价格持续波动,对产业链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冲价格风险,成为企业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

上市5周年的原油期货,市场已逐渐成熟,在“负油价”等极端行情考验下运行稳健,功能发挥情况良好,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日均成交22.14万手,同比增长25.6%,总成交金额34.91万亿元,是国内期货市场成交金额最大的品种之一。跨国石油公司、贸易商、金融机构中的重要企业参与了上海原油期货交易。由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客观反映了亚太地区原油供需基本面,已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价格信号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原油期权也逐步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获得2022年亚洲能源风险奖“年度最佳创新奖”殊荣。

此外,燃料油、低硫燃料油、沥青期货与原油期货、期权共同构建了上期所能源类衍生品体系,在石化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了管理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利润、稳健经营发展等重要作用。沥青期货目前已成为现货贸易的重要定价依据,其价格信号为国家的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贡献了期货力量。低硫燃料油期货市场首创的“境外交收”业务,实现了期货市场从交易端“引进来”到交割端“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格局。上期所联合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基于低硫燃料油期货推出的“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已成为亚洲船燃市场重要的参考价格之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认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再平衡、再调整正在深入展开,能源行业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增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石油石化行业面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和挑战。“这对石油石化行业战略资源获取能力、技术革命创新能力、市场风险管控能力和企业精细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有助于石油石化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运行效率。”赵俊贵指出。

LNG期货上市稳步推进助“保供稳价”

与原油市场相对成熟的国际定价格局不同,亚太地区天然气市场始终缺乏一个能够真实反映当地供需情况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配套的风险管理工具。上市LNG期货、期权,能够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稳定成本和利润的工具,无疑将有助于行业“保供稳价”目标的实现。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指出,价格安全一直是困扰燃气行业稳定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地缘冲突下的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深刻演变,价格波动加剧,国内天然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燃气行业迫切需要提升对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因此,城市燃气企业对天然气期货、期权等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寻求合理的市场价格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兴扬表示,要积极推进基准价格的形成。加快建立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包括可以选择美元和欧元计价、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尤其衍生品交易市场,应尽快推出成品油期货和天然气期货,通过国内市场价格与上述期货指数挂钩,提升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推进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和指数成为亚太乃至全球能源新基准。

壳牌能源中国市场分析总监付峰认为,在新增供应能力有限的大背景下,全球LNG市场预计保持紧平衡,并且面临供需双侧的潜在冲击。为满足未来需求,需加大供应侧的投资力度。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欧洲和中国将竞争有限的供应量,预期短期市场持续波动。

据悉,为响应国家政策和行业呼声,近两年,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与上期所共同开展LNG期货与期权品种研发、课题研究、市场推广及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深度战略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推进燃气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产融结合,共同服务我国天然气产业平稳运行及高质量发展。

LNG期货及期权上市后,将为燃气企业提供可靠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燃气企业应对新的竞争格局与市场环境。同时,通过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简称上期能源)的国际化平台,为我国参与全球天然气市场再平衡秩序建设开辟新路径。

从商品到金融,打造服务实体的“上海价格”

20年来,从商品到金融,上期所衍生品市场品类持续完善;从“舶来品”到中国特色市场,“上海价格”接受度逐渐提高。

从金属到能源,从能源再到金融,随着市场发展,上期所优势期货衍生品类不断扩展。统计显示,除了有色金属铜、铝等品种外,螺纹钢、热轧卷板等品种已持续位居全球金属类期货交易排名前十;能源类品种中,上期能源原油期货是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燃料油、沥青、原油期货等能源品种,均位居全球能源类期货衍生品交易量前十。

“作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品种,原油期货上市之初,市场大多认为上海原油价格可能就是中东地区价格加上运费、保险费的到岸价。”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三部总监张宏民表示,上海原油期货的发展出乎很多参与者预料。随着交割油流向辐射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区,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成了资源缓冲地、市场集散地,上海原油价格的辐射力、影响力也得到显现。

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将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作为油气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上海价格”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随着市场功能的发挥,更好地运用期货衍生工具已成为越来越多产业链参与者的“标配”。正如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方星海在论坛致辞时指出,要继续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服务国家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大局。重点关注重要农产品、基础性能源、战略性矿产等初级产品期货品种的运行情况,结合现货市场变化和产业需求,及时优化合约规则和制度设计,提升交易便利性,吸引更多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支持中介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让企业可以更加便利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持续推进“保险+期货”,不断优化项目模式。同时,继续拓展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充分参与我国初级产品期货品种定价,提升我国期货价格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号。

相关阅读

上期所发布三年战略规划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扩大“上海价格”影响力

5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2023—2025年战略规划》,提出努力打造服务型、国际型、数字化、绿色化、现代化期货交易所,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建设开放、稳定、可持续的大宗商品市场,让“上海油”“上海铜”“上海胶”“上海金”等“上海价格”更好地走向世界。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期所提出“七高”举措。一是紧紧围绕制造强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深耕已有品种,拓展品种序列,丰富期权产品,优化期现业务,构建高质量产品体系;二是强化与外部合作交流,打造高能级服务平台,继续实施“保险+期货”;三是创新更多交易机制与工具,完善交易制度与流程,加快高效率机制创新,全力配合上海市建设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四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已有品种国际化,丰富产品跨境合作,加大国际推广范围和力度,吸引全球交易者广泛参与;五是建设高赋能信息技术系统,增强数据智能分析能力,持续加强全行业技术服务能力;六是践行高标准绿色理念,推动绿色标准出台和期现联动市场建设,支持期货公司绿色转型;七是强化高效能自律监管,提高对重点领域风险的综合应对、专业应对和快速应对能力,助力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据悉,作为我国五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上期所目前主要上市包括能源、金属等商品期货期权产品,也是我国率先引入境外交易者的交易市场之一。数据显示,过去3年,上期所的期货期权类产品上市数量实现翻番,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明显增长。2022年,上期所累计成交19.43亿手,成交额达181.3万亿元,以交易吨数统计的成交量计算,已有8个交易品种排名全球同类产品交易量第一。

目前,上期所国际化进展较为迅速,国际化交易品种增至5个,覆盖原油期货等能源、国际铜等有色金属类别以及期货、期权两种交易形式,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交易者参与市场交易。(记者 楚海虹)

专家观点

推动期现各方联动 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田向阳

当前世界处在历史演变的十字路口,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面临更大挑战,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期货交易所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从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高度,推动期现各方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健康的大宗商品市场生态。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三大功能,是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台。今年4月,结合市场实际需要,上期所调整了11个品种的风控参数,推出了15个品种的“二日交割”,实现了原油期货结算价指令的优化、增加了日盘集合竞价,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上期所将加快推出组合保证金制度、大宗交易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场参与便利性。

近年来,实体企业管理风险需求显著提升。上期所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完善产品体系,立足功能发挥,携手期货公司、产业集团等各方,引导和支持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今年,上期所围绕“功能”和“服务”两大板块,推出了全新的“上期强源助企”项目,覆盖范围拓展至能源、金属、化工等19个期货与期权品种,力争让工具更好用、企业更会用,更好服务“保供稳价”大局。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既要致力于顺畅国内循环基本盘,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与全球产业链融合互动,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目前,上期所已有5个特定品种可以直接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另有11个期货和期权品种已向合格境外投资者打开大门。同时,“上海价格”服务全球产业链的功能逐步发挥,如以20号胶期货价格作为贸易定价基准的实货挂钩量,已占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近三成,参与跨境贸易的客户涉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家和地区。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是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需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上期所将上市更多对外开放品种,加大境外推广范围和力度,力争成为期货市场更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大局,努力建成产品丰富、功能健全、技术领先、治理高效,具有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

推动金融期货功能发挥 助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 何庆文

金融期货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经过10余年的努力耕耘,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建设好、发展好金融期货市场,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金融期货品种进一步丰富、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进一步优化、一线监管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手段整体有效,市场运行安全有序。金融期货市场要从交易、发行、投资、开放四个方面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

在交易层面,金融期货有助于服务增强资本市场韧性,塑造稳健的改革发展环境。股指期货及期权有助于对冲持股风险、稳定持股信心、平抑市场波动。国债期货则为投资者提供了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了金融机构持债信心,特别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可缓解现货市场抛压,保障现货市场功能正常发挥。

在发行层面,金融期货有助于服务注册制等重大改革,提升直接融资质量效率。金融期货依托对风险进行市场化定价、转移和重新配置,有助于引导资金资源流向国家战略支持领域。

在投资层面,金融期货有助于服务资金专业便利入市,满足居民理财需求。专业机构可充分运用金融期货灵活调节风险收益结构,创设出更多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产管理产品,更好顺应居民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股指期货和期权产品的上市,推动了标的指数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投资策略的创新运用,有助于提升ETF等指数产品的投资交易需求,促进产品规模稳步扩大。

在开放层面,金融期货有助于服务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提升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发挥金融期货功能、扩大金融期货开放,能够塑造更加积极的开放形象,进一步满足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

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影响力逐渐扩大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三部总监 张宏民

30年前,我国期货市场起步之初,全国期货年成交额仅7000亿元。如今,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重要场所,全市场2022年成交额超500万亿元。

今年是我国原油期货上市5周年。经历了国际局势的风云激荡,也经历了疫情、国际负油价,原油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第一个国际化品种,没有出台任何非市场化规则以外的措施,始终保持平稳运行。

目前,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参与我国原油期货交易,境外持仓者占比达三成左右,机构投资者持仓和套保比例位居境内上市品种前列。同时,我国原油期货交割辐射到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上海成为资源缓冲地、集散地,“上海价格”正在成为国际价格。这意味着我国原油期货的价格辐射力、影响力在亚太地区逐渐扩大。

更重要的是,在价格走势上,上海原油期货长期与境外高度联动,短期能有效反映区域供需现状和未来预期,还能反映原油库存变动,期货市场灵敏有效。在管理价格波动风险、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我国商业库存水平等多个方面,上海原油期货能够助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风险。

上海原油期货在国内市场应用场景逐步扩大。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在《油气矿业权出让市场的基准价修订》中,将油气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依据,由“WTI原油期货”修改为“上海原油期货”,采用活跃月份的月均结算价。

上海LNG期货研发上市正稳步推进。天然气市场近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天然气价格正在从原油挂钩的价格机制脱钩,但亚太地区还缺乏反映地区供需的价格体系。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幅度远高于油价,国内天然气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也波动剧烈。而在LNG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企业更加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为响应行业需求,上期所正在加快推进LNG期货。

目前,我国LNG期货项目已正式获准立项。根据“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短期可操作、长期可拓展”的思路,合约标的为液化天然气,采用“国际平台、净价交易、能量计量、人民币计价”的整体方案。上市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LNG期货上市,可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反映亚太LNG市场供需;满足全球天然气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帮助企业应对价格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运用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国内油气体制机制改革。

从低硫到低碳 船燃市场将迎来多元化发展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发展部总经理 田明

近20年来,全球燃料消费量持续下降,而船用燃料油消费在燃料消费中的占比却不断增加。

目前,清洁燃料的呼声渐高,全球船用燃料油替代加速。主要船加油港口包括新加坡、鹿特丹,都制定了港口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未来港口实现低碳零碳排放目标,并制定了相应时间表。全球最大的船加油港口新加坡港提出2050年能源转型的整体规划目标,特别提到从2030年开始,在新加坡港口运营的船舶必须实现电动化,另外采用百分之百的生物燃料作为整体港口船舶的供应燃料。

与此同时,国内船供油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低硫船用燃料油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中国炼厂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产能在2020年至2022年大幅增长,2022年产能增加尤其明显,同比增长36%以上。

2022年以来,零碳、低碳的清洁船舶燃料油项目越来越多,船用燃料油需要从低硫走向低碳,后续需要走向零碳。未来,船舶燃料更看重氨和氢,包括生物制甲醇、生物制天然气都有非常好的减排效果。此外,国际社会对于航运脱碳也提出较高要求。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最新调研成果,2020年至2030年期间,绿色柴油、生物甲烷、绿色甲醇产量会有快速增长,绿氢和绿氨的技术突破也将非常快。对于船供油市场来说,行业处于大变革时期。大家对传统业务比较熟悉,新能源业务急需加大技术及人员培训投入力度,这样才能跟上船供油市场变革的步伐。

从未来整体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船供油市场应该是多元化发展的,2030年之前以传统能源为主导,7年以后,新的替代船舶燃料肯定会有更好的成长空间。不同的船供油公司和不同船东,会选择不同的清洁船舶燃料替代路径。长远看,沿海和内河小型船舶应该是电动化趋势,包括甲醇、氢气都会作为电池原料,驱动整个内河电动化发展;对于远洋大型船舶来说,未来会以甲烷和氢为脱碳路径,特别是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绿色甲醇和绿氨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石油报 记者 楚海虹)


联系我们

销售电话:点击查看详情
传        真:025-58986616
综合咨询:025-58980707
邮        件:zhoux9.jlsh@sinopec.com
网        址:www.njlyc.com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街388号
首页 | 公司简介 | 组织机构 | 产品介绍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联系方式 | 路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