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海作业尖端装备仍亟须突破
* 来源 : * 发表时间 : 2015-5-20 8:20:12 * 浏览 : 1681
迄今为止,深海对人类而言,依旧是一个神秘而又激动人心的世界。2012年,在7000米深的海底,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曾经让国人惊叹于深海的多样世界。然而,面对21世纪来自深海的美丽召唤,没有高端、精尖的技术和装备支撑,深海的世界将依然陌生。因此,参加首届国际深海装备产业发展论坛的代表们一致认为,迈向深海,核心是尖端作业装备的支撑。
5月15日,由中国南车发起的国际深海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深海装备工程产、学、研、用各界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深海装备的发展和崛起之路,并就加速与国际深海装备先进水平对接等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深海装备技术依然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仍存在基础薄弱、依赖欧美技术、产品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中南大学教授刘少军指出,中国在海底探矿、海底采矿等方面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但在能够应对海底极端复杂地形环境的重载作业机器人、长程粗颗粒矿物管道输送等关键技术上,亟须取得突破。
对此,“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中国大洋协会主任刘峰表示,要在我国深海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需要进一步整合产业和技术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发挥产、学、研、用各自的优势,加快完善产业链条。
论坛上,前不久刚刚被中国南车收购的世界海工装备知名企业英国SMD公司的专家认为,SMD在深海挖掘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先进的深海机器人设备技术,将为中国深海资源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工程解决方案。
深海机器人由于其技术门槛高、投资大,一直被认为是海工装备技术中的“贵族”,而SMD公司的ROV(无人遥控潜水器)技术装备数量和能力位居全球前三甲,所以,SMD加入中国南车能够填补国内在深海机器人装备产业化的空白。
而且,SMD公司的海底挖沟和海底铺设电缆的设备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同时,面对业界公认的难题--矿物的采集,相关业务负责人透露,SMD公司的采矿设备近期将进行海底试挖掘,一旦成功,将在太平洋海域正式投入使用。届时,采矿技术会进一步得到发展,解决很多技术的难题。
今后数字化的水下机器人,能够实现足不出户,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遥控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据悉,中国南车在收购SMD公司之后,拟在上海、深圳等相关客户集中的地方建立深海装备技术支持中心、配件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同时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分中心的建设,以适应中国深海装备市场的需要和新技术的应用。
(石化新闻 黄陈涛)